会议摄影的特点:
第一,不可复制性。会议和活动的拍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,不受摄影师控制。精彩的瞬间转瞬即逝,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能被高质量的捕捉到。没有足够的拍摄经验是做不好的。
第二,多样性。会议的拍摄如果有一点规律可循,活动的拍摄就有很大的变化。拍摄环境、场景布局、灯光设计、拍摄题材、主题每次都不一样。
第三,被动。对于摄影师来说,这类题材的拍摄是被动的,不需要主观能动性,不需要灯光,不需要模特的动员,只需要真实的记录。困难和挑战齐头并进,可以激发摄影师的激情。
会议摄影前的沟通和准备
1.了解客户喜欢的照片类型,最好让客户了解要求。如果他们不懂,可以提供想要的效果图。客户说拍摄要求越详细,拍摄就越容易。
2.配合客户对拍摄的特殊要求。比如哪些领导或者重要人物要重点关注,要不要特别的角度或者构图等等。这样他们才能很好的了解,做好拍摄的准备。个人最喜欢接这种拍摄任务时啰嗦的客户。如果客户不是啰嗦,我也不知道。
3.提前向客户询问会议和活动流程安排。如遇室外后续拍摄活动,需提前踏足现场,了解当地人文地理知识,选择位置和角度,提高拍摄效率。拍摄时尽量将这些“原生”元素融入到照片中。另外,踩点的好处是可以算算时间,看看有没有时间换镜头,拍一些更出彩的照片。
4.仔细检查拍摄设备,包括设备是否齐全,选择是否合适,电池是否充电,是否携带备用电池等。需要提醒的是,尽可能根据拍摄环境和拍摄题材来准备镜头,选择便携设备比较合适,减少负载。
会议活动流程拍摄:
A.拍摄领导的演讲:如果条件允许,尽可能地拍摄。这样就可以把讲台上的横幅、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在画面上。摄影师需要掌握拍摄时间,通常在演讲者抬头与参与者进行眼神交流时按下快门,可以让演讲者看起来更加生动。有的领导从头到尾都不抬头沟通。这样一个说话者的投篮,通常在说话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有抬头的机会。但是保险起见,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几张,避免遗漏内容。拍摄角度一般与音箱相同,尽量不用仰角或俯角拍摄,与音箱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;
B.会场拍摄:主席台的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特写。讲台背景一般比较暗,拍摄尽量使用脸部曝光值测光数据,注意不要让麦克风、水杯等。挡住脸,必要时有一定的角度。另外,重要参会人员一般坐在会场前排,所以需要从左右方向拍摄会场。最后要把场地拍个全景。投篮位置一般是后场后左、中、右各一个。曝光值也要以讲台的测光值为准。
C.事件拍摄:关注主要领导和重要参与者的活动,兼顾其他参与者。尽量把人物和能表现活动主题的背景结合起来。当参与活动的人四处走动时,他们应该尽量走到前面,而不是从后面跟着。还要提醒一下,照片曝光总比不过分好。
总结:
前期做好准备,现场拍摄大中型全景和特写,后期制作随之而来。切入全面回顾,切入花絮,MV,有足够丰富的画面组合可供选择。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要穿帮,这是很多摄影师容易忽略的。比如在拍摄观众和大场景时,个别画面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多次重复使用,但一定要注意这样的画面是否有逻辑性,能否与前后画面无缝衔接。
沈阳大型会议活动摄影摄像详细教程(超全)-沈阳锐图合影合照